一块三明治

大约半年前我还在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到近乎极端的唯物主义者,直到不久后稍微接触了点量子力学的概念而后三观尽碎。《量子物理史话》诚然是本好书,虽然最后几章让我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也是鉴于自己连本网络科普小说都看不懂,我很明智地没去深入学习物理。

再之后我度过了一段思维混乱期。本来被自己奉为真理的哲学观遭受到如此毁灭性的打击让我有种天塌地陷感,我疑惑自己是不是站错了边,会不会唯心才是这个世界的根本通用法则。

现在我的世界已经重新稳定,虽然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当唯物还是唯心主义者,但在新的思维展开前,现在的想法已足够使我暂时安心。

我觉得……就是块三明治。

请先不要觉得我不知所云好似喝多雾霾中了毒。反正已经看过来了,就请花点时间往下扫几眼解释吧。

上篇日志(《那些年少轻狂》)中我说认为“宇宙”就是无数“自我世界”的叠加体,“宏观规律”也是无数“自我世界”叠加干涉后的产物;每个人(物)定义一个“自我世界”,全部叠加干涉汇总后就成了我们“看”到的“世界”。

虽然蛮胡言乱语的……但现在我的想法都是由这条道延伸而来的。

因为在这些想法里我突然发现自己在暗示,平日里我们所谓的“客观”,其实是建立在“主观”之上的。

“客观”只是所有人(物)的“主观”的叠加干涉汇总,再换个词,“唯物”不过是无数“唯心”的叠加。

但这并不能使我满意。

我进一步考虑下去,“唯物”或“唯心”,都是对外界的认知态度。就算是唯心,所谓“你不去看它就不存在”,总是让我这个前唯物主义者不爽的。

我觉得总得先有个“存在”,才能谈得上“认识”。

所以我有了个“三明治”的构想。

最底下的那一层,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中间那一层,是主观认识的世界;最上面一层,是“主观”叠加而来的“客观”。

我们平时所说的“客观认识”是第三层。而第一层“客观”则毫无意义,有意义的是第二层,建立在第一层之上,对第一层进行“观测”而得到的认识,因人因物而异,而第二层无数“主观”的汇总便是第三层“客观”。

这样看,第二层建立在第一层之上,第三层建立在第二层之上。第一层即是自然的本体,但是没有意义,因为我们对它所有的“观测”结果都位于第二层,而第三层则是汇集了第二层所有结果后得到的能令所有存在感到差强人意的、我们平日所说的“世界(宇宙)”。

我觉得这就是量子力学揭示的所谓“物理不是研究‘自然是什么’,而是研究‘我们对自然能够说什么’。”的真相。

自古以来我们为自己的“科学成就”沾沾自喜,以为我们在一步步揭示自然的秘密,以为那些运行规律便是世界的根本真实。

而实际上,我们不过停留在第三层“客观”上,所研究的东西正是由我们自己的意识在内、所有存在共同决定的一个在每个方面都能符合绝大多数“主观认识”的、我们自己“创造”的“客观宇宙”。

而自然的本体却隐藏至深,深到我们完全无法定义与研究,因为所有妄图的探测结果都会立即升至第二层,而后依据能不能得到绝大多数认定而升或不升至第三层。

就像一位神秘的美人,每个人(物)接触她后都会有不同的认识,而后汇总成一个普遍认同的认识,而这位美人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只有她自己清楚。

虽然,我依然不知道自己究竟该站在唯心和唯物两者哪一边_(:_」∠)_

(鉴于我好像有隐晦地表示宏观物理是第三层而量子力学是第二层……最后打上一句:以上纯属个人认识,请莫上纲上线,谢谢。)

评论(2)
热度(3)

© Lisette Zhang | Powered by LOFTER